因朋友借贷不还被骚扰 通话记录都知道
11月23日,隐私护卫队报道了现金贷平台背后的数据产业链,通过向数据公司购买服务,爬取包括通话记录查询、消费账单、有具体门牌号的家庭住址等大量用户信息,用以进行风控管理。

虽然自称经过用户授权,但是此举在帮助网贷平台进行风控管理的同时,也将用户的个人隐私置于风险中。其实不仅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可能泄露,就连身边的朋友,甚至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也可能受到波及。
有专家表示,网贷平台必须向用户详细披露如何采集、使用、共享收集到的个人信息,并约束第三方的数据公司不得擅自留存、售卖用户信息。如果涉及到个人敏感信息,还要再次明确告知用户并获得同意。
“我有义务配合你们催债吗?”
“最快2分钟下款,借1万日息最低3元,免担保抵押。”
最近,来自成都的阿杰(化名)经常收到这样的推广信息,“已经接到不下20次电话了,短信则多到难以统计。”
阿杰告诉隐私护卫队,有次一口回绝不需要贷款的电话后,对方破口大骂:“你一辈子就只能当个农民。”诸如此类的信息,让阿杰感到困扰。
不仅如此,他说隔三差五总有催债的电话打来询问,你是某某的朋友吧?叫他还钱,不然移交相关法律部门处理!然而催收人员口中的某某,有些人阿杰根本不认识。

阿杰发的微博。
最让阿杰觉得惊讶的是,当他说不知道某某时,对方直接报出他跟这位朋友通话过几次,花了多长时间,“一点隐私都没有,感觉被人扒光了衣服”。
和阿杰一样,不少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,因为身边的亲朋好友,甚至是陌生人借款逾期不还,而屡次遭到催收人员的骚扰。“从未借过网贷,没有在任何网贷平台留过资料,为什么他们会有我的联系方式?并且能准确说出我和朋友的具体通话记录?”
在数据公司提供给网贷平台的运营商报告中,这些问题均可找到答案。
日前,隐私护卫队通过登录探知数据官网,花了3.8元就买到了自己的详细运营商报告。报告多达33页,内容涉及隐私护卫队的基本身份信息,近半年的通话记录详情、账单消费、出行信息和人脉关系等,并有详细的量化评分情况。
报告将与隐私护卫队进行过通话的1000个手机号码罗列出来,包括完整号码、归属地、通话时长、最早和最后通话时间等。其中常用的30位联系人更是被单独拎出,统计了多个通话时段的联系次数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一个名为“现金贷口子”的QQ群,隐私护卫队联系上的另一家名为汇数据的商务拓展经理,其提供的运营商报告,同样包括常用的前10位联系人的完整号码,通话次数、通话时长和主叫和被叫次数。此外,汇数据所提供的报告还将亲情号码列出,并有联系人区域汇总分析。
汇数据提供的运营商报告。
报告中展示了隐私护卫队的10个常用联系人。
基于这样详细的通话记录,现金贷平台自然不难找到借款人周边的人。
阿杰告诉隐私护卫队,自己的电话号码已使用超过10年了。最近,因为频繁收到网贷平台发来的催债消息,其工作和生活已被严重打扰,“我有义务配合你们催款吗?”他愤愤不平地说道,同时也提醒身边的朋友,不要随意借贷,否则不仅影响自己也会连累身边人。
有现金贷平台工作人员称,当用户打开一个网贷APP,自己和通讯录亲友的信息已然透明了。更糟糕的是,此前有媒体报道称,在现金贷平台之间,用户资料相互倒卖已经不是秘密,价格在0.1元至1.5元/条不等。
本站由老牌商务调查机构运营,如您有通话记录及微信聊天记录查询、删除等方面的业务需求,请通过页面底部联系方式咨询客服办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0086pub.com/news/xingyedongtai/1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