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民因欠话费被移动拉入黑名单 却无法查明欠费
据中国移动通话记录查询《天天315》报道,消费者张先生最近向《天天315》栏目反映,自己因为手机卡损坏来到中国移动营业厅补卡,客户服务人员验证身份证后告诉他:“你被加入了黑名单。”原因是张先生名下多年前曾办理的一张手机卡欠费,“利滚利”计费到今天已经达到近300元。张先生很意外,从没有接到过欠费的任何消息提醒,也不知什么时候办理的哪一张卡欠了费。中国移动回应,不交齐费用不能办理业务,但确实也查不出这钱到底是哪个号码欠下的费。
2018年1月26日,张先生发现手机没有信号,一直处于正在搜索状态,持续了一天之后,他来到移动营业厅,看是否需要补张新卡。让他感到意外的是,客户服务人员验了他的身份证后说,“你被列入黑名单了。”想要解除,必须交齐多年来产生的话费。
“客户服务人员说是另一张卡欠下来的费用,我问他是哪张卡,他说查不出来。查不出来我怎么能交这个钱呢?他说不交钱就办理不了这个业务。”张先生随后又咨询了营业厅经理,得到的答复也是不缴费确实是办理不了业务。
张先生表示,一边是不交钱不给办理业务,另一边是莫名其妙地“利滚利”计费欠下话费,真是让他不知如何是好,也难以接受。他的想法是,尽快解除黑名单,好继续办理后面的业务。“我挺着急的,长这么大没欠过别人的费,何况是电话费。”
随后,张先生给中国移动10086客服打电话询问,然而客户服务人员给出的答复是,他们电话系统是没有办法查明欠费情况的。给了他一个话费中心的电话,让他自行查询。
张先生感到很无奈,客服怎么会查询不出欠费的情况呢?随后,他又致电话费中心,但话费中心电话的语音提示说,目前系统正在升级。
张先生向《天天315》栏目反映相关情况,他说,欠下这笔话费让他莫名其妙,自己还被列入黑名单更是冤枉。最重要的是,自己积极解决问题,前后去了营业厅,打了10086客服、还打了话费中心的电话,能查询的地方都查过了,最终也没能查出问题究竟是出在了哪里。
针对消费者张先生反映的问题,《天天315》栏目记者前往张先生曾办理业务的中国移动营业厅,以消费者的名义进行采访。客户服务人员的表述和之前张先生陈述的内容一致,由于欠费时间久远,查不出话费具体出在哪张卡上。但是,不补齐话费,肯定是不能解除黑名单,更不能办理业务。近300元的话费,有可能是当初几块钱欠费“利滚利”生成的。至于为什么不能查出具体欠在哪,是因为以前中国移动对于话费的管理不够严格。
一位客服人员告诉记者:“我真查不出来,这个怎么也在10年以上了,短期内的我们都能查到。因为最早管得不是那么严,有的人买了一个号不用就顺手扔了,也没有销号,但扔了后里面的欠费是不会取消的,手机号是‘利滚利’,有的不是‘利滚利’,看是什么手机号了,像全球通等肯定是‘利滚利’,先付费后打的那种不是。”
张先生提出的异议主要集中在两点:第一,为什么话费欠缴要“利滚利”收取?第二,消费者欠费后,为什么中国移动不及时告知?张先生说:“我用全球通电话十几年了,第一次听说有‘利滚利’的说法。我欠了多少钱你告诉我,我交上不就完了嘛,如果你及时告诉我,就不能产生这么多的费用,你们这不是变相收费嘛。”
张先生告诉记者,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被列入黑名单,自己无法接受。他认为,中国移动有义务告诉消费者哪些项目欠费,收费要有理有据。他自己的诉求也很简单,想知道自己的话费出自哪里,如果收费合理,自己愿意缴费。但是,对于“利滚利”的收费方式心存异议。
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、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,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共同就今天的话题作出分析解读。
中国移动通话记录查询:可能很多人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,就是跟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打电话,接电话的可能是另外一个人,这可能是号码因为欠费再次被卖出去了。这种情况也很麻烦,比如有的人欠费跑路了,他的号码留给下一个用户,可能就会带来一些烦恼。另外一个方面,就是今天的案例,如果一个人名下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移动号码,由于之前的某一个号码可能欠费,使得目前不能办理任何移动业务。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?
赵占领:“号码资源属于国家,运营商可以收回,但得有一定的条件,比如多长时间不使用,或者欠费多久之后,运营商会将这个手机号码收回,收回之后可以再次分配,比如其他用户申请号码时可以分配给其他用户。但在分配给其他用户的过程中,要将之前的记录做一个说明,因为新用户不应该为之前的帐号所产生的债务承担责任。而且帐号转让是运营商直接进行的再次分配。这种情况下,运营商完全可以控制,因为通过之前的记录,前一个用户是不是有债务,运营商可以查到。分配给新用户使用的时候,完全可以让新用户对之前的记录清零,不对之前的债务承担责任。这在操作层面应该没有太大问题,之所以出现像本案例中的问题,可能是运营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定问题所导致的。”
中国移动通话记录查询:之前用过的手机号欠费被再次卖出被别人使用,之前使用该手机号的人欠费跑路,会给现在的使用造成很大麻烦,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?
胡钢:“以前处理过类似纠纷或案件,电信资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国家管制,它的价格不是基础电信运营商随意确定的,以前会有定额管制,现在可能是下限管制或上限管制,总之是管制状态。实际上,2000年制定的电信条例对所谓违约金的计算有非常清晰、准确的规定,电信条例的第34条核心是电信用户应当及时足额的缴纳电信费用,如果逾期不缴纳,电信运营商可以要求补缴,并且可以按照所欠费用每日加收3‰的违约金;对超过收费约定期限30日没有缴纳,电信运营商应当暂停;60日还没缴纳的,应该终止,并可以追缴。现在电信也有后付费模式,消费者先消费,等到下月某个时间点再缴纳相关电信费用。这种巨额的费用来源或者‘利滚利’本身就有问题,因为已经规定了30天要暂停,60天要终止,相关费用到此结束,而且‘利滚利’的这种说法更没有任何缘由,因为法律没有规定‘利滚利’,不能按照所谓的复利进行计算。另外,按照合同法规定,违约金的金额如果过高,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调整,予以减少。按照相关司法解释,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%,就认为是过高。如果当时最多计算起来是两个月的相关费用,比如月租费和实际使用费用,后面不应该再有巨额的费用发生。另外,电信运营商告诉用户欠费了,如果不交钱就不提供其他服务,但它没有提供任何相关证据。交易的对方提出了要求,但这种要求没有任何证据的支撑,那么这种要求难以受到法律保护。按说电信运营商应当就此结束,应该把它作为坏账处理,应该为以前没有严格的管理付出应有的代价。”
中国移动通话记录查询:消费者表示欠费自己并不知情,也从来都没得到过任何缴费通知。导致所欠下的费用以“利滚利”的形式不断膨胀。那么,中国移动有没有告知催缴的义务?
本站由老牌商务调查机构运营,如您有通话记录及微信聊天记录查询、删除等方面的业务需求,请通过页面底部联系方式咨询客服办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0086pub.com/news/xingyedongtai/1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