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15调查:你的手机遭遇"薅羊毛"式隐蔽扣费了
这是一个离不开手机的时代,不少人都遭遇过手机资费的各种坑,比如被运营商莫名其妙地扣费,或是套餐合约到期却被自动扣钱,又或是被设置最低消费套餐等等。在网上输入关键词"被运营商扣费",可以看到,相关搜索结果超过100万条。隐蔽扣费!你中招了么?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。
【每月被扣10元"学习超市" 话费屡遭隐藏式"薅羊毛"】
南京市民王女士的手机一直用的是80块钱的资费套餐,可是每个月却收到90多块钱的账单。最近她到中国移动营业厅一查才知道,账单中有一笔名叫"学习超市-答疑100"的增值业务费,每个月10块钱,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,这项费用已经被连续扣了将近十个月。
葛先生也碰到了同样的烦心事,从2014年起,他的手机被陆续开通了"教育周报"、"娱乐栏目"、"华谊兄弟专区"等多达五个包月增值业务,为此,葛先生每个月要多交40块钱话费。
王女士和葛先生都声称,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,手机被开通了增值业务。这究竟是这么一回事呢?记者拨通了运营商的客服热线进行询问。
中国移动客服热线工作人员说:“我查了一下开通的记录,通过一个自有平台开通的这个业务。比如你有一个APP,开通什么业务,在手机上点一下,不是人工开通的,点一下就能开通。”
客服人员表示,可以马上为客户取消这些增值业务,但是要从下个月起开始生效,这个月的费用还要照常收取。对此,王女士和葛先生都认为不合理,他们要求运营商退还这笔稀里糊涂的增值业务费。
经过一番交涉,最终,运营商全额退还了王女士手机增值业务费100块钱,而葛先生也拿到600多块钱退费,但是也只有这些年他缴纳手机增值业务费用的一半。
【隐蔽扣费背后的暴利生意 服务商与运营商绑定分成】
最近几年通信资费不断下调,但手机乱扣费依旧成为投诉的热点。对此,很多消费者心存疑虑: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手机乱扣费肆虐横行?谁才是手机乱扣费的幕后黑手呢?日前,新华社记者到天津一家移动营业厅变更话费套餐,发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,手机套餐开通了月租为10元"车友助理"的增值业务。运营商表示这项业务是电话营销中本人自愿办理,并有通话记录和录音为证。然而,当记者要求出示开通凭证即"电话录音"时,却遭遇运营商的种种"不配合"。
中国移动通话记录查询调查发现,向消费者收取的车友助理包月费用,被服务商世纪恒通和中国移动按照协议进行分成,其中世纪恒通占40%,中国移动占到60%。据了解,2016年,世纪恒通"车友助理"业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,月平均结算用户308.13万户,较2015年增长了402.64%,全年车友助理业务贡献营收1.4亿元。2017年1至6月,"车友助理"月平均结算用户297.68万户,实现收入6636万元。
对于隐形扣费乱象背后上亿元的利益绑定,中国移动至今没有给出相应回复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在线下营业厅开通业务,不仅需要验证身份证,在办理业务时还需要拍照。相比之下,电话营销、短信、网络推送等方式把一些验证手段给跳过了,成为手机乱扣费的主要手段。
【"被忽略的账单"亟需关注 对偷摸扣费监管不能缺位】
近年来,用户遭遇运营商这种鬼鬼祟祟的"影子服务"被扣话费并非个案,但是由于不易被发现、涉及金额小、维权成本高等因素,一直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。不少市民吐槽:这种"薅羊毛"式的隐蔽扣费,实在是"暗箭"难防!
对此,法律界人士表示,由于市场上缺少第三方对运营商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估,导致这种现象屡禁不止。三大运营商必须向消费者明确每一项业务开通的方法和渠道,用更加透明的机制来监管手机扣费。
本站由老牌商务调查机构运营,如您有通话记录及微信聊天记录查询、删除等方面的业务需求,请通过页面底部联系方式咨询客服办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0086pub.com/news/xingyedongtai/146.html